材料找点逻辑 攻克申论综合分析题难关

发布时间:2023-08-11 10:35:51
来源:中公教育


(资料图片)

在申论考试中,综合分析题目历来考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的一类题型。答题的逻辑还是一成不变的总分总逻辑?材料怎么分析?从什么角度分析?如何排列答案顺序……一直困扰着很多考生。综合分析题目一直是拉开分差最明显的题型。那么今天中公教育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如何破解综合分析题目,先从材料入手。

在申论考试大纲对“综合分析能力”的描述是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相对应的综合分析题目就是为了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而设置的题目。

伴随着近几年国考及各省省考的题目设置会发现综合分析题命题形式越来越多样,问法也随之创新。谈理解、谈看法、加以分析、得出启示……就近年来常考的综合分析题可以总结成以下几类:

一是解释型分析,

二是评价型分析,

三是启示型分析。

虽然类型较多,但作答综合分析题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只要把握住材料的整体逻辑,就能轻松找到作答综合分析题的正确路径。

我们以国目为例,首先了解一下2021国考副省级第一题,“给定资料1”中说:“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有形的会老去,无形的却能从此改变小谷村”。从题干句子中提炼关键词: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清楚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体现在哪些方面;“有形的”指什么?“无形的”指什么?且通过题干能知道“无形的”能改变小谷村,“无形的”更有价值,更有用。所以在找寻材料要点时要重点围绕“有形”与“无形”分别暗指什么内容?只需在整理答案时分成“有形”与“无形”两个部分即可。

同理,在2019年地市级第四题,给定资料4中的座谈会上,主持人说:“如果不能打破这种种遮蔽,就拿不出有分量的作品。”请谈谈对“种种‘遮蔽’”的理解。审题能够确定是句子理解题目,题干关键词是“遮蔽”,题干无法得出“遮蔽”的含义,但能够确定是一个负面词汇,应该是类似于“问题”,拿不出有分量的作品,到底指的什么作品,还要去材料中找取。通过题干还能得出的信息是题干的这句话是“主持人”所说,通过梳理材料逻辑,会发现材料是由甲乙丙丁四个人及主持人的谈话内容构成,因此,我们可以先阅读主持人段落。根据主持人所讲内容得知“遮蔽”出自嘉宾丙,所以接下来阅读部分可以从丙开始。丙的话语中能够得出创作中的“遮蔽”指技术与金钱,同时还有相关危害。总结丙的段落构成是“遮蔽”——即问题,还有危害。再从甲开始梳理内容,不难发现同样都是问题、危害。同理,乙、丁的话术部分,也都是问题及危害还有适当对策构成。所有的问题其实就是“遮蔽”的不同体现。所以最终书写答案时,按照总分总逻辑,整合不同要素呈现即可。即遮蔽的解释——遮蔽的危害——对策。

综合分析题作为申论考试非作文题目中整体难度的一道题目,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我们要放下自己对综合分析题目的畏难情绪,只要在阅读时能够结合阅读方法及时做好标注,梳理材料的整体逻辑,把握行文脉络,还是能够破解这一难点题型,考得理想的分数。

标签:

AD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