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担纲中小学“课后330”老师,首都师大助力“双减”落地

发布时间:2023-05-24 17:54:47
来源:新京报

用软件设计然后用3D打印技术做出各式小物件,了解低碳的重要性并尝试用绘画呈现,了解戏剧并尝试排一部有情绪张力的舞台剧……5月12日16时许,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初一学生们准时踏进自选的课后服务教室,学习他们感兴趣的课程。值得一提的是,担任课程指导的是首都师大的大学生们,这个学期,这些青年将自己专业所学精心打磨成课后服务课程传递给少年。  


(资料图片)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首都师范大学发挥师范大学优势,面向北京市中小学推出“课后330”服务,推动大中小一体化教育体系纵深发展。自3月以来,该校已有12个院系依托专业和师范资源,在大学老师的指导下,开发了近50门课程,由大学生们带课进入首都师大二附中、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北京市第161中学、海淀区七一小学等学校,为各年级学生提供具有多学科融合、多主题体验的特色学习。

亲切互动,大学生和中学生共学共促  

16时20分许,下午的课后服务课程进行过半,在首都师大二附中二层的初一(7)班教室里,传来阵阵掌声和欢乐声。来自首都师大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的“小老师”娄芸莹正在给学生们上《行游北京》课程。娄芸莹是2020级地理科学(师范)2班的大学生,这个大三的学姐脸小小的、圆圆的,带着一副金丝眼镜,站在讲台前,面孔并不比中学生们成熟多少,而这正是课堂氛围格外活跃的一个原因,在讲授与探讨过程中并没有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感。  

娄芸莹声音洪亮,上课风格更像演讲,她在讲台前有叙述讲解,更有不断的提问和解答,启发学生们思考、互动。她先从知名的798艺术区讲起,带领学生们了解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为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她偶尔会“盲点”学生,请学生即时回应分享,而被点到的学生好像“中奖”一样,而当这名学生完整正确回答问题后,随即得到全场热烈的掌声。  

“这位同学表达得很严密,层次清晰有逻辑。”娄芸莹也不吝对学生的鼓励。  

在另一间教室内,首都师大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大三学生王咏菲给初一学生们带来了《大话“西”游》课程。这并不是电影鉴赏课,而是学习西班牙语的小语种拓展课。这学期的学习已经过半,上过6、7周西语课的中学生们已经可以用简单的西班牙语和老师互动。

课堂上,年轻的“小老师”指着“三重元音”的单词或者实物图片,学生们举手积极抢答,“老师我也举手了,快叫我,叫我!”课程现场有学生喊道,课堂氛围热烈,学生对于跨文化的学习充满兴趣,积极投入。  

“研”“学”融合,大学师生团队联动助力学生成长

青年学生在台上讲课,台下,王咏菲的指导教师、首都师大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主任杨玲老师一直在全程观课、进行指导,并不时协助帮助组织课堂学习活动。  

“针对初一学生的西语教学,主要以语言入门和文化普及为主,我们作为指导老师,早在学期前,便带大学生们一起设计了16周左右的课后服务课程,将‘好听的西班牙语’‘有趣的西班牙文化’带进中学。”杨玲介绍,给学生们上课的都是大三、大四学生,不仅将丰富多彩的语言和文化讲给孩子们,还锻炼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  

在过去的半个学期,每一次课后服务,杨玲都会在现场亲自观察、指导,让每次主讲的大学生充满信心。她给予了授课大学生们很高的评价,也发现此次开发的课程可以给中学生提供文化和语言的启蒙。“希望能够激发孩子们对小语种的兴趣,也希望这门课程能够对他们将来的专业选择起到一些帮助和启发。”杨玲说道。  

记者在探访中发现,课后服务的教学场景并不仅限于普通的课堂,在该校一间舞蹈教室内,报名《奇妙戏剧世界》课程的学生们,正以小组为单位、在“小老师”的指导下排练戏剧。她们手拿剧本或大声朗诵,或围成一圈,分析讨论角色。  

“在排练戏剧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和共情能力,这是一个综合素质的提升过程,也是我们设置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首都师大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研二学生刘雅琳介绍,从教学设计来说,授课老师们首先会解析并讲解经典剧目,带领学生们体察角色的情感,然后选择片段进行演绎、排练。每次上课时,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五六名大学生都会走进学校,分别带组,从形体到台词一步步带领中学生们排练一幕舞台剧。依照计划,在课程结束时将以汇报演出的形式呈现中学生们在课程中的综合成长。

而在和孩子们排练中,大学生们也感受到了惊喜。刘雅琳介绍,虽然自己不是师范专业,但和中学生们接触下来,发现今天的中学生和自己想象中的已经很不一样。这些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精力充沛,有自己的主张,“他们有时候对于剧本的理解会超出我们的认知,比如我一开始以为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对他们来说过于现实主义,但没想到参与排练的姑娘们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可以代入处于各方面压力中的女性角色的感受。”  

“我喜欢这门课的原因是可以和同学在表演中有配合,我们通过合作将故事情节表达出来,我演的是《仲夏夜之梦》的赫米娅,一直在尝试感知她情绪的变化。”初一(10)班学生王映欢说道,她通过课程了解到了这幕戏剧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在排练剧本时加深了对这部文学作品的理解。  

关注质量,大学教师“牵手”中学教师精准研发课程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中心主任王海燕介绍,本学期服务中小学课后“330”工作其实是该校多年来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又一次深化。首都师大的一个重要办学职能就是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政策,服务首都基础教育发展。2021年7月,国家“双减”政策发布以后,学校就考虑如何针对中小学对课后教育资源的新需求,将学校对师范生的能力培养与服务基础教育有机融通、实现发展的共享和双赢。  

“正好2021年12月是‘双减’后的第一个假期,为防止‘双减’政策反弹,让中小学生们过好假期生活,我们给一些有合作基础的中小学发布调查问卷、了解需求,提供了大学生线上课程服务资源,供有需求的中小学生选择使用。”王海燕介绍。在这个假期,有大学教师指导、大学生在线直播的9门主题式课程,在三周时间里,吸引了近8万中小学生在线学习,不仅丰富了中小学生的假期学习生活,也给师范生服务“双减”开发课程增添了信心,开始规划师范生走进学校课后服务真实场景的资源建设。  

2022年春季学期,疫情比较严峻,首都师大为部分合作学校的课后“330”课程启动了跨校线上云课程的主题学习尝试。同年暑假继续拓展资源,推出了19门线上主题课,“师范生教育实践积极性非常高,十多个院系的老师带着学生进行备课、教学准备,六周时间,线上学习的中小学生超过了14万。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小学生对于多领域多主题学习的兴趣和喜爱,也对师生开发素质拓展课程的能力有了更大的信心。因此利用假期从学校层面同步征集课后‘330’的服务课程。”王海燕记得,2022年7-9月期间,主动报名参与课后“330”资源开发的教学团队都在积极备课、教研,并邀请中学老师帮助磨课。

回忆起集体备课的情景,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蔺雪芹仍记忆犹新。她介绍,至今已有140名师生参与了中小学的课后服务。“这是一个需要反复学习打磨的过程,我们最初设计出来的课程和教学方式不一定适合初中生,我们特别邀请了十位中学老师,不仅要在教学凝练上给予帮助,还要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蔺雪芹介绍,初一学生已经开设地理课,基于课程标准,地理课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在日常教学中学校均有科学的安排,因此,课后服务中以地理为主线的综合课程就要成为培养学生素养的有益补充。  

“初中地理包括认识地球的运动、地表,认识不同的区域,认识世界、认识中国等,结合中学的需求和北京市对中小学地方课程开发的指南,我们决定开发《行游北京》这一课后学习课程,依托北京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促进学生认识家乡,培养家国情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爱国主义精神。”蔺雪芹以其中的“北京的胡同”一课为例,希望通过对于胡同文化的介绍,让学生们了解北京城的形成和发展,进而更好地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  

“这一课程的背后是一次一次的试讲和修订,设计课程的团队和中学老师反复沟通修改了很多遍,最后在这个春天学生们亲身走进了课堂,我想这段经历即使坎坷,也是大学生最宝贵的经验。”蔺雪芹感慨道。  

科学实践、项目式学习,多样态模式提升科技素养  

《梦回北宋》《英语经典传奇》《多语游世界》……记者注意到,此次首都师大为初一学生们开设的不少课程既涉及文学素养、人文历史、语言能力的提升,也有《神奇的美食》《低碳先锋》《奇妙的生物世界》《3D打印》等涉及科学素养的培养。  

“我父亲从事环保工作,研究大气、土壤和水,他经常会跟我分享工作,比如北京的空气质量是怎么好转的,这次看到《低碳先锋》课程,我第一时间报名了。”初一(3)班安紫萱向记者说道,让她惊喜的是,老师教会了她如何利用em菌堆肥,不拘泥于教室,这些像哥哥姐姐一样的老师还会带着大家走进校园里,施肥、浇花,分享种植体验,“为校园干些农活儿,我们感到新奇又快乐。”安紫萱也常常把这些知识带给喜欢花草的爷爷奶奶。  

而参与3D打印课的王雪琦也有了收获,她亲自设计并打印了一个白色的立方体挂件。王雪琦是初一(5)班的学生,通过新闻,她得知如今人们已经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建造房子,带着好奇心她走进了3D打印的课堂上,不仅了解了打印技术的构造原理,还对立体几何有了直观感受,激发了创作欲望。  

“我们小组现在的课题就是让3D打印技术改善室内体育场的陈设,我们正在尝试做一个柜子,可以临时存放同学的用品。”王雪琦说道。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专业教师陈鹏是3D打印课的指导教师,她介绍,学院有针对大学生的3D打印课程基础,属于通用技术课程,和物理、数学学科密切关联。此次面向中学生开发的系列课程,适合中学生的接受水平,通过引导中学生设计并制作出模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组同学一起设计图书馆中的沙发,体育馆中的柜子,这些不仅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种项目式的学习还会锻炼学生的动手、合作能力,将头脑中的想法变成现实。”陈鹏介绍,在半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她感受到中学生们的积极性,“每次课结束了,孩子们都不愿意走,还拉着小老师们一起讨论”。 需求导向研发,数字资源“双师”课程将辐射更多地区   “借由和首都师大合作的契机,除课业辅导之外,让学生课后服务期间有了多维度的课程学习。”首都师大二附中科技主任刘丹旸介绍,基于上学期的合作,学校也摸清了学生们的兴趣点,在这个学期,该校初一年级387个学生全部参与了首都师范大学提供的课后服务课程。  

刘丹旸介绍,学生们对于实践类课程兴趣很高,在开课前,老师们会对所有即将开设的课后服务课程有一次宣讲,让学生们充分了解课程内容,“选课平台开放后,与科学科技前沿有关的课程、抢手的课程,不到一分钟便报满。”为了让学生们都有机会接触到热门课程,刘丹旸介绍,上学期每门课程的课程规划在七节左右,学期中间还会有一次轮换,尽量扩充学生视野。本学期为了进一步加大课程的影响力,在教学评价方面也做了改进。课程结束后,老师们会带学生以课程汇报的形式,展现本学期所学,考虑到多元化的评价,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次舞台剧表演,也可以是PPT分享。比如“小王子”的英语戏剧课程,本校教师也深入课堂,依托海淀区举办的英语戏剧比赛,推动学生们积极学习并参赛。  

“‘分子料理——神奇的美食’这节课也非常受欢迎,老师们带着学生筛选一些可食用的材料、试剂,做与食品相关的化学实验,会让学生提前感受和增进对化学领域的了解。”刘丹旸发现,很多高一学生向她反馈爱上化学的原因就是曾经参与过化学社团,通过该校的化学社团、与化学相关的课后服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对规划学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海燕介绍,通过之前的一系列实践经验,结合学校的需求,大学的课后“330”课程供给也在动态优化和不断完善。在这个春季学期推出的系列课程中,如3D打印、奇妙戏剧世界等便是顺应学校需求、基于学校资源而新研发的适合初一学生的体验性课程。  

刘丹旸感慨了首都师大的响应速度,她介绍,学校有3D打印社团和实验室等软硬件条件,但仅靠每周四的社团活动无法“消化”那么多对这一技术有兴趣的学生,在得知学校这一内容的开课需求后,首都师大教师教育中心组织相关院系师生进入到专题课程学习的研发之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能让更多孩子有了心仪的课程体验。  

“有一些课后服务课程和学科有交融,但可贵的一点是,这是和校内教学完全不重合的内容,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每个学科都提出了跨学科实践,大学开发的课后服务给了很好的实践案例,比如《小王子》看似只是英语剧,但内容涉及了心理和戏剧,是跨学科项目;《低碳先锋》这门课程融汇了生物学、化学等学科,项目式的学习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中心,对学校的教育也是一种启发。”刘丹旸说道。  

王海燕介绍,不仅教师教育中心,首都师大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也和西城区教委签约,开展多样化的课程研发并提供针对中小学的课后服务工作。面向小学生开设的课程更多是艺术、体育和科技类的体验课程,以启蒙、打基础为主;面向中学生提供的课程重在培育学科素养,奠基学科思维,拓展学习视野,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做准备。而课后服务的课程实施和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相结合,有些院系不仅仅有大学生进校服务,还有更多大学生的在线观摩、课例研究,拓宽了师范生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的培养路径。   王海燕介绍,随着教育数字化的发展,大学师生将依托学校的“双优云桥”技术平台,研发跨学科主题式的课后“330双师课程”,下一步,为有需求的区域和学校特别是“老少边山”地区提供更优质的课程资源。

标签:

AD
更多相关文章